夜间奇痒难忍,当心是疥虫在皮肤上“挖隧道”
来源:贵阳中康皮肤病医院 发布时间:2025-11-07
夜幕低垂,当大多数人沉入梦乡时,却有一部分人被阵阵钻心的瘙痒折磨得辗转难眠。这种夜间突然加剧、令人难以忍受的奇痒,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狡猾的寄生虫——疥虫(疥螨)正在皮肤深处“开凿隧道”,制造一场隐秘的入侵。这种由疥螨引发的传染性皮肤病,便是疥疮。
疥疮的罪魁祸首是人型疥螨。这种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寄生虫(仅0.2-0.4毫米),具有强烈的“掘洞”习性。它们偏爱寄生在人体皮肤薄嫩、温暖的区域,如手指缝、手腕内侧、肘窝、腋下、腰部、下腹部、腹股沟、外生殖器及女性乳房下。雌性疥螨侵入皮肤角质层后,会像矿工一样,用其螯肢在表皮内挖掘出一条条蜿蜒、与体表平行的细小隧道。这条“隧道”不仅是它的栖身之所,更是它产卵的“育婴室”。疥螨在挖掘隧道、啃食角质组织的过程中,其分泌物、排泄物、虫卵甚至尸体,都会成为强烈的过敏原,持续刺激皮肤神经末梢。
“夜行侠”的作息:瘙痒为何偏爱黑夜?
疥疮最具标志性的症状便是夜间奇痒难忍,远超白日。这并非偶然,而是由疥螨的生物特性决定的:
温度偏好驱动活动高峰:疥螨喜好在相对凉爽湿润的环境中活动。人体入睡后,皮肤温度趋于稳定且适宜,被褥覆盖也创造了微环境,这恰好契合了疥螨活跃的最佳条件。它们如同设定好生物钟的“夜行侠”,主要在夜间(尤其是晚上9点至凌晨3点左右。
神经敏感性提升:人体在夜间安静状态下,交感神经兴奋度相对提高,对瘙痒等感觉的感知会更加敏锐和集中,放大了不适感。
过敏反应持续作用:即便疥螨暂时安静,其在隧道内积累的代谢废物引发的过敏反应在夜间也持续存在。
因此,当患者躺下准备休息时,疥虫的“夜班工程”便如火如荼地展开,剧烈的瘙痒也随之袭来,严重干扰睡眠,甚至让人“痒到怀疑人生”。
辨识疥疮:不只是痒,还有“隧道”与“结节”
除了夜间剧烈的瘙痒,疥疮还有其独特的皮疹表现:
隧道征象:这是疥疮最具特征性的皮损。表现为皮肤上灰白色或浅黑色的、略微隆起的细线状痕迹,长度数毫米,弯曲不规则,末端有时可见针尖大小的丘疹或水疱(内含疥螨)。常见于指缝、手腕等处。皮肤镜或墨水染色可帮助显现这些“虫迹”。
丘疹与丘疱疹:针头至粟粒大小的红色丘疹或内含清亮液体的小水疱,散在分布于好发部位。婴幼儿皮疹形态可能更似湿疹。
疥疮结节:尤其在男性阴囊、阴茎及女性外阴、腹股沟等部位,可能出现黄豆至花生米大小的暗红色或红褐色硬结,触之坚实。这是机体对疥螨及其代谢物产生的强烈异物反应(肉芽肿),瘙痒尤为顽固,杀虫治疗后也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。
易被混淆的“伪装者”:避免误诊是关键
由于疥疮初期皮损(尤其广泛抓挠后)可能呈现红斑、丘疹、水疱甚至渗出,常被患者甚至非专科医生误认为是湿疹、皮肤瘙痒症、丘疹性荨麻疹或虱病。但以下几点有助于鉴别:
夜间瘙痒规律性:疥疮夜间瘙痒剧烈且具规律性,是区别于其他瘙痒性皮肤病的重要线索。
皮损分布特异性:疥疮好发于前述皮肤薄嫩褶皱处,而非全身泛发对称(婴幼儿例外)。指缝、手腕、外生殖器部位的皮疹是重要提示。
传染性与接触史:疥疮传染性强,常有家庭或集体生活成员同时或先后发病史。若家人/室友出现相似瘙痒,高度提示疥疮。
实验室确诊:皮肤刮屑镜检找到疥螨、虫卵或粪便颗粒是确诊的金标准。
阻击“隧道工”:治疗与预防并重
一旦确诊,需立即规范治疗,并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防止传播和复发:
规范用药,全身覆盖:
外用杀虫剂:是治疗主力。常用10%硫磺软膏(婴幼儿用5%浓度)、林旦乳膏(注意使用禁忌)、或苯甲酸苄酯乳剂等。关键点:必须从颈部以下,全身(包括脚底、趾缝、腋窝、腹股沟、外阴、臀部等易忽略部位)涂抹药物,皮疹密集处重点涂抹并稍用力摩擦。通常连续使用3天(期间不洗澡、不换衣),第4天彻底洗澡更衣。一周后视情况重复疗程。
口服药物:对于重症、结痂型疥疮(挪威疥)或外用治疗困难者,医生可能处方口服伊维菌素。
结节处理:单纯杀虫药对结节效果差。可采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封包、结节内注射激素、液氮冷冻或激光治疗。
环境彻底清剿:
同步治疗:所有密切接触者(同住家人、性伴侣等),无论有无症状,必须同时接受治疗,阻断交叉感染链。
衣物寝具消毒: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前后穿用过的所有衣物、床单、被罩、枕巾、毛巾等,需用60℃以上热水烫洗至少10分钟。不耐高温的物品(如羽绒被、毛绒玩具),可密封于塑料袋内放置至少1周(饿死疥螨),或使用带杀螨功能的洗涤剂清洗。
环境清洁:保持居住环境清洁、通风。集体场所(如养老院、宿舍)需进行彻底的环境消毒。
管理瘙痒与并发症:
抗组胺药(如西替利嗪、氯雷他定)可缓解瘙痒,改善睡眠。
避免剧烈搔抓,以防继发细菌感染(如脓疱疮)。若已感染,需加用抗生素。
预防为先:筑起防护屏障
预防疥疮重在切断传播途径:
注意个人卫生:勤洗澡、勤换衣、勤晒被褥(日光暴晒有助灭螨)。
避免接触传染源:不与已知疥疮患者密切接触(如同寝、握手等),不共用其衣物、寝具、毛巾。
谨慎涉足高危环境:在卫生条件不佳的旅馆、集体宿舍、养老院等场所,尽量使用自备寝具,注意环境清洁度。
宠物管理:管理好宠物卫生,避免接触患疥螨的动物。
当深夜被难以名状的奇痒惊醒,不妨审视一下皮损的部位与规律。若符合“夜间剧痒、特定部位丘疹隧道、可能接触史”的特点,务必警惕皮肤下“隧道工”的可能。及早就医确诊,严格执行规范治疗与环境消毒,是驱逐这些恼人“矿工”、重获安宁睡眠的关键。记住那句生动的民谚:“疥是一条龙,先从手缝行;腰里盘三圈,大腿根里扎老营”,它形象地道出了疥疮的特征与好发之旅,也为识别这种古老的皮肤病提供了智慧指引。





